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每日资讯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meirizixun/2019/1982.html

人是铁饭是钢碳水到底做错了什么?

时间:2019-07-1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主食,对中国人太重要了。南方人对米饭的痴迷有目共睹,而在北方,山东的烙饼卷大葱、西安的羊肉泡馍、山西的臊子面、新疆的拉条子、兰州的拉面......哪儿哪儿不是满满的主食啊。

  在某些地区,父母甚至会在饭桌上教育孩子:「不要光顾着吃菜,要多吃饭!」多吃两碗饭,都会受到家长的夸赞。

  在传统的饮食中,米饭和面条是我国大部分居民的重要食物来源,碳水占到了很大的比例,而「菜」的作用更多是用于下饭。因为坚守着「没有主食的一餐是不完整的」这种观念,你的体重越来越重,身材也开始走样......

  那么,如何摆脱对美味碳水的迷恋,让自己吃得更健康、避免「饮食不规范,锻炼两行泪」呢?今天 Keep君 就和大家一起分析看看。

  健身的朋友基本都知道,为我们身体供能的三大营养素分别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其中碳水是让肌肉工作的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开始健身后,很多人都知道要追求较低的体脂率,就势必要提高饮食中的蛋白质比例、减少碳水和脂肪的比例。

  而「中国胃」相较于「外国胃」来说,显然更认碳水化合物,有些朋友这个时候就开始对碳水产生了抵触和畏惧的心理,似乎稍微摄入多一点就会发胖,还会采取「超低碳」甚至「断碳」的极端方法。

  实际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盲目控碳只会降低运动效率、甚至折损瘦体重,让体脂不降反升。要知道碳水化合物除了是重要的肌肉能量来源,同时也充当着其他重要角色:

  你要做的,应该是正确把握碳水种类的选择,以及它在饮食中的占比。毕竟,错的不是碳水,是不会吃碳水的你啊。

  在强大的中华菜系中,米食面食是华人日常饮食里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前面提到的烙饼、泡馍,还是随处可见的拉面、炒饭,精致碳水确实是我们大多数人最高频的营养来源。但口感佳的它们,实在不是你的首选。

  碳水化合物种类繁多,好碳水吃了利于健康,坏碳水吃了则会造成健康问题,所以你得「看人下菜」。对于旨在控制体脂率的人群来说,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应当控制的是类似精米精面、砂糖食糖等这类多糖和单糖。

  而应该适当增加的,是膳食纤维含量高的粗粮、蔬菜和谷物的比例。像这类富含膳食纤维的饮食除了饱腹感高、让你不容易感到饿的好处外,还可以降低很多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想吃的时候,就不用特意克制自己了。

  想要更好地达到自己的训练目的,光会选择碳水类型当然还是不够的,在饮食上还有很多你要注意的地方:

  近几十年,越来越有钱的我国居民吃得也越来越好,膳食脂肪摄入量增长过快,来自动物肉类(猪肉)及烹饪油脂所含的饱和脂肪比例也过高,而富含优质不饱和脂肪酸的鱼虾类摄入却不足,这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非常不利。

  所以日常饮食也建议多增加白肉、蛋类、乳制品等高蛋白质低脂肪的食物,同时搭配鱼虾及坚果等高不饱和脂肪酸食物作为膳食油脂来源,脂肪摄入量建议不要超过总热量的 30%。吃肉可以,但要克制。

  如果说三十年前因为条件不够,新鲜的绿叶蔬菜摄入不足还是合理解释的话,那么就现在各类价格低廉、营养全面的新鲜蔬菜广泛存在于市场中时,再说不吃蔬菜就不合适了吧。

  日常饮食中,至少要摄入 200g 深绿色蔬菜(克重不好理解的话,就记住吃一份肉就吃两倍的蔬菜)才可以保证必要的胡萝卜素、维生素 C 及部分维生素 B 族。相比于我们的父母而言,吃「菜」的目的不再是为了下米饭,而是为了让主食、肉类及蔬菜的摄入更均衡。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饮食方式,可不是疯狂地吃肉噢。

  有训练经验的朋友大概都知道,如果你每天去健身房只是随性地锻炼、想到哪练到哪,这段时间多半进步不大;而当你有了明确的目标,且把自己每天的训练菜单记录下来,去健身房只需要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完成计划时,那么这段时间的训练水平一定是突飞猛进的。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