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每日资讯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meirizixun/2019/5365.html

任泽平:Libra或冲击货币体系、银行体系、资本市场(4)

时间:2019-10-27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Libra降低金融业务运营成本。传统金融服务以银行等第三方金融机构为载体,流程复杂且服务链条长,金融服务成本高。Libra采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点对点交易弱化了金融机构作用,流程简化降低金融业务运营成本。

  1)为欠发达地区提供平等的金融服务。受到成本、可靠性和汇款流畅性的影响,欠发达地区的金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根据世界银行数据,费用高昂、银行距离远、缺乏手续材料阻碍人们开立银行账户。凭借互联网和区块链技术,Libra可以有效缓解上述障碍,向欠发达地区人们提供低成本的银行服务。普惠的金融服务促进当地贸易和商业发展,提升资本配置效率,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提供内生动力;此外Libra还有望解决长期以来的粗放式扶贫援助,通过金融大数据和线上银行渠道,国际援助资金可以精准到达贫困人群,减少贫困援助过程中的资金损耗和官僚腐败。

  2)大幅降低跨境支付成本。传统跨境支付结算时间长、费用高,需要第三方中介机构执行复杂流程,以完成各个国家的清算程序。而Libra的点对点支付方式绕开银行体系,可实现全天候支付、快速交易。根据麦肯锡报告,区块链应用于B2B跨境支付与结算可以使每笔交易的成本从约26美元下降到约15美元。

  1)超发风险。白皮书未写明法币兑换Libra的具体方式和渠道,不过预计协会成员将充当托管公司和用户之间的中间层,即协会成员向托管公司汇款,并且释放Libra。该模式对于协会治理和监督机制有着更高的要求,一旦出现协会成员“凭空”发行Libra,即Libra发行不按照1:1比例进行资产储备,这将导致Libra超发,购买力下降。

  2)流动性风险。一旦有节点成员、资产托管机构破产,全球Libra持有者可能产生恐慌心理,引发大规模“Libra-法币”兑换行为。尽管Libor以银行存款和短期国债等流动性较好的资产作为发行储备,但是短期、大规模兑换仍然会给Libra带来流动性压力。

  3)隐私泄露风险。Libra流通并形成一定规模,Libra协会将需要管理全球数十亿个账户,覆盖用户跨境支付、清算和电商等多维数据。Facebook频频爆出用户隐私泄露的丑闻,用户数据泄露风险不可忽视。

  区块链技术、Facebook牵头发起以及挂钩一揽子货币使Libra一经推出就被广泛关注,甚至被视作是未来超主权货币的潜在竞争者。不过作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其很有可能冲击现有的货币体系:一是Libra或替代部分国家主权货币,中小国家的经济体量相对有限,其所发行的信用货币质量远不及Libra,且Libra抢先于当地政府构建起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使该国主权货币逐渐被挤出。二是各国外汇管制难度大增,Libra为各国民众提供了间接换汇渠道(如人民币-Libra-美元),对各国的外汇管制提出了挑战。三是各国货币政策实施难度加大,资产价格或脱离央行控制。四是增加反洗钱和反恐的难度。数字货币信息隐蔽、交易便捷、流通广泛,常被犯罪分子用来实施敲诈或洗钱,如之前爆发的WannaCry勒索病毒就要求用比特币做赎金。尽管Libra永久记录详细交易信息,但是各国监管体系需要优化甚至重构,其中的监管漏洞或被违法者利用。

  基于上述原因,各国监管层和国际组织普遍对Libra持有中性谨慎的态度,部分国家或严格禁入Libra。美国众议院服务委员会以及部分民主党议员要求Facebook禁止开发Libra项目,美国参议院银行、住房和城市事务委员会和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分别举行有关Libra的听证会,;俄罗斯杜马金融委员会主席明确禁止Libra在俄罗斯作为支付手段。国际组织方面,国际清算银行(BIS)表示,Libra等科技金融项目超出传统金融监管,或对全球银行系统构成挑战。如果Libra无法获得各国监管机构的批准和支持,其跨境汇款业务将难以顺利开展,流动范围和应用场景将大幅萎缩。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