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时尚 > 本文地址:http://www.duitang.net.cn/shishang/2019/3755.html

六省概况-湖北省(17)

时间:2019-09-1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编辑:联络员

  目前,湖北(武汉)已有200多家环保企业,其中,规模过亿元的企业多于16家,过千万元的企业近40家。武汉凯迪电力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引进德国WULFF公司的干法脱硫技术和美国B&W公司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成为国内较早掌握领先的干法、湿法脱硫技术的企业,并由原来单一的大气治理,转向“水、固、气”污染治理的三大领域;此外,该公司还先后从英国、美国引进了结水精处理再生单元锥体树脂分离技术和电去离子净水技术。武汉天澄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国家环境保护工业烟气控制工程中心”为研究主体,取得国家专利45项,国家科研成果6项,省部级科研成果225项,目前正在承担国家科技部863计划课题“燃烧电厂锅炉微细粒子高效控制技术与设备”、国家科技部和市政府资助的“城市垃圾焚烧二恶英治理技术和装置”等一批重大项目。武汉方元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城市污水综合处理技术及示范工程”、“新型高效物化组合技术与设备”等国家863项目,应用印染废水光化学脱色处理一体化设备,采用了无极紫外光催化氧化新技术,是目前较领先的废水处理设备,并以印染废水为主的工业废水处理及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工程覆盖全国十余个省市。

  长江干流水质总体较好,15个监测断面的水质Ⅰ~Ⅲ类的占100%。与上年相比,长江水质总体无明显变化。全省17个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中,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总悬浮颗粒物或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综合评价,神农架林区空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占重点城市的5.9%;11个城市符合国家二级标准,占重点城市的64.7%;5个城市符合国家三级标准,占重点城市的29.4%。全省达到一级、二级标准的城市占70.6%。

  全省各级环境监测机构100个,环境监测人员1904人。全省自然保护区达到63个,其中国家级生态示范区9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5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09.53万公顷。

  湖北服务业较发达。省会武汉历来就是全国重要通商口岸和商品集散中心,素有“东方芝加哥”之称。近年来,湖北充分发挥承东启西、南北交汇的区位优势,着力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新优势,大力推进服务业体制改革,努力改善服务业发展环境,物流、金融、旅游、信息咨询、中介等服务业取得较快发展。武汉城市圈商贸流通一体化加快推进,城乡商业服务基础设施和消费环境明显改善。武汉区域金融中心、B型物流保税园区、武汉市江汉区国家级服务业试点、武汉新港、城际轨道交通等项目建设正大力推进,武汉现代服务业发展新优势正在形成。

  同时,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发展载体建设初见成效。全省物流、旅游、文化、金融等服务业重点领域中,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完成,骨干企业相对聚集,初步形成了78个各具特色的服务业园区(聚集区),武鄂黄、武襄十、武荆宜等物流产业带初具雏形;“一江两山”旅游区、大别山和洪湖等红色旅游基地以及生态观光、休闲旅游等一批旅游景区(点)相继建设;光谷软件园、楚天传媒产业园、长江出版科技园等文化产业园区迅速发展壮大;武昌、江汉区域性金融总部和金融产业区加快集聚等,改善了服务业发展条件,成为全省服务业未来发展的有力支撑。

  2014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全省上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和“竞进提质、升级增效”的总要求,践行“绿色决定生死、市场决定取舍、民生决定目的”三维纲要,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延续了“高于全国、中部靠前”的发展势头。

  2014年,全省完成生产总值27367.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176.89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2840.22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1349.93亿元,增长10.5%。三次产业结构由2013年的12.2∶47.6∶40.2调整为11.6∶46.9∶41.5。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营利性服务业及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2%、7.6%、6.4%、14.6%、6.6%、12.4%和12.5%。

栏目分类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联系我们-

Top